在國內企業(yè)家里,敢于自稱二百五的,除了360董事長周鴻祎,恐怕就是千千氏董事長曾昭霞了。當記者笑著問他,“聽說大家都說你是個瘋子,是真的么?”曾昭霞不僅不惱,反而笑得無比開心,“不僅是個瘋子,而且還是個神經病。”
奔跑的攪局者
千千氏的確有些瘋狂,這個成立不過五六年的公司,卻開創(chuàng)了快造型這一細分市場,并創(chuàng)造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數(shù)據(jù)。一天內可以8店齊開、16店齊開、50店齊開,每月新開門店近百家。2013年,門店單筆最高銷售5萬元,單店月銷售數(shù)十萬,全國店均業(yè)績增長110%,全國終端零售總額超過5個億。
曾昭霞也確實如“神經病”一般讓人捉摸不透,他在兩個月挖來了20多個來自上市公司、跨國公司的高管,卻把他們全部趕到一線市場上去。為了招待20余位核心客戶,提供了豪華游艇出海、悍馬出行、保時捷開道的奢華待遇,兩天耗資近百萬元。
這個“瘋子”企業(yè)家公開表態(tài),“千千氏要樹敵,做個行業(yè)的壞孩子。”但千千氏的壞,并不是要搞惡意競爭,而是體現(xiàn)在對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與顛覆上。
千千氏不是單純賣發(fā)飾、化妝品、彩妝,而是“一次消費、長期免費化妝盤發(fā)”的服務。顧客買的不是某款發(fā)夾,而是漂亮的發(fā)型,以及由此帶來的好心情。將最核心的服務免費,不僅能吸引顧客,快速打開市場,更能長期留住顧客。
在免費時代,這招似乎并不新鮮,但千千氏更進一步,做成了行業(yè)的壞孩子。哪怕顧客帶著別人的產品來,也免費為她提供服務。在同業(yè)的門店里,往往是買口紅就只提供口紅造型,買眼影就只提供眼影服務,但在千千氏,顧客哪怕只買一件產品,也能享受全套造型服務,顧客紛至沓來。
不過這依然是一個相對容易復制的模式,中國有太多發(fā)飾產品企業(yè),他們隨時可以轉身殺入這一市場。目前擁有門店數(shù)最多的流行美,同樣是以免費服務為核心。強敵環(huán)伺,快,搶跑、超跑、領跑成了千千氏的唯一選擇。
千千氏的門店大多不過十來平米,初期投入少,啟動費用低,因此,才有了50店齊開、每月新開門店近百家的恐怖數(shù)據(jù)。千千氏選擇的地段也并非常人眼中的旺鋪——核心區(qū)域、繁華地段,而是把店開在了社區(qū)附近。除了相對成本更低,還能靠近顧客、就近消費。
但這還不足以體現(xiàn)千千氏的瘋狂,真正讓人吃驚的是,在湖南懷化這樣一個小縣城里,千千氏在幾個月內開出了60多家門店,最近的兩家門店相距不過僅50米,顧客“走錯路”都能走進千千氏。
這么小的縣城能不能容納這么多店,業(yè)績會不會很好,能不能持續(xù),曾昭霞擔心過這個問題,甚至許多加盟商也都反對。但懷化的試點效果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一個左邊是農貿市場、右邊是藥店,門前還擺著賣菜地攤的新開門店,一個帶動師領著四個新手當天就交出了28080元的成績單。
這樣的模式很快復制到重慶巴南、四川南充、陜西延安。“自殺式”的密集開店不僅沒有降低門店的銷售業(yè)績,反而由于實現(xiàn)了資源集中,在核心區(qū)域產生了引爆效果。在西南、華中、華東地區(qū),千千氏的門店已如雨后春筍般林立。曾昭霞的雄心顯然不止于此,他將2014年稱為北伐南拓、揮師關中、全面開花的一年,速度,依然是他的核心武器。
讓炮聲響徹公司
對一個壞孩子而言,快是必須的,只有快才能攪動市場,搶占資源。為什么業(yè)內的同行們沒有選擇快,因為只有當你真正奔跑起來,才知道快往往意味著難以管理。沒有一些超常規(guī)的手段,快的結果便是脫韁,失去控制。
千千氏敢于挑戰(zhàn)行業(yè)常規(guī)的背后,其實是來自于市場最真實的召喚。曾昭霞把千千氏的組織架構稱為瀑布式管理,打破部門界限,每一位高管除了管理好自己的部門,還得將陣地前移,直接下到市場去,每個月有15~20天的時間都是在一線出差中度過。
中國企業(yè)的成功,大多取決于市場力的能量大小。越接近市場的人越知道事情應該怎么做,這也是任正非“讓一線直接呼喚炮火”的原因。傳統(tǒng)的企業(yè)組織架構里,擺在最前線的往往是職位最低、資歷最淺的員工,經驗老到、能力也更強的高管卻處于金字塔的頂端,他們聽不見炮聲,也感受不到市場的急迫性與壓力。
但在千千氏,隆隆炮聲響徹公司。因為高管們都被推上了第一線,他們能切實體會到終端的感受,來自市場的召喚,加上自身豐富的經歷,讓他們成為了看得最清楚,感受最深刻,壓力也最直接的一批人。在推行小區(qū)域高占有的過程中,有些市場業(yè)績確實不太好,高管馬上下到市場最底層,尋找問題出在哪里。加盟商不敢招人,馬上由負責招聘的高管進行快速集中批量招聘,然后進行技能培訓,針對員工“搞瘋大法”,推出刺激顧客消費的市場活動,一線的問題在一線就能立即得到解決。
千千氏對高管的任用也是反其道而行,盡管他們都曾是獨當一面的人才,但曾昭霞偏偏只給他們一個小的領域,專攻某個點而非一個面。而給中層干部足夠多的領域,讓他們管更多更雜的事情。于是,千千氏的高管們都成了釘子型人才,在某一點上的能力非常強,下到一線馬上就能打開市場。這樣的幾十個點串聯(lián)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整體的良好市場局面。
為了把高管逼到市場上去,曾昭霞創(chuàng)新設計了兩個制度。首先是創(chuàng)新了業(yè)績考核制度,在高管的年終考核里,自己部門的本職工作完成情況只占40%~50%,所負責的區(qū)域市場占了20%~30%,公司的總業(yè)績也占到了20%~30%。這樣的權重分配下,高管們當然得到一線奮力拼殺。再加上公司總業(yè)績的考核,不同區(qū)域市場你贏了我開心,你輸了我也被你拖累,所以敗則拼死相救,勝則舉杯相慶。
然后是AB角互補團隊的建設。每一個部門主管,都必須在部門培養(yǎng)另外一個人,他可以和你能力互補,形成更大合力推動項目進行,或者可以隨時替補,當你下到一線市場時能幫你解決問題。這樣的人可能比原來的部門主管能力更強,部門主管不會擔心被替換掉么?曾昭霞給主管們吃了定心丸“培養(yǎng)這樣的人才你不用擔心被干掉,但不培養(yǎng)你一定會被干掉。”
千千氏門店
曾做過銷售的曾昭霞,一定也經歷過“現(xiàn)場有神靈”的瞬間,體驗過“答案在現(xiàn)場”的感覺?炫艿倪^程中也許會存在種種問題,讓公司高管們深入一線,在聽得見炮聲的前線直接指揮戰(zhàn)斗、參與戰(zhàn)斗,在最源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是這輛跑車能一路狂奔,卻依然保持高速前進不出問題的核心支撐。
另類家族企業(yè)
連鎖加盟,用什么鎖?這是大多數(shù)連鎖品牌都在思考的問題。但在千千氏,與其說是用硬性的制度和軟性的文化鎖住了加盟商,不如說是用制度和文化給加盟商上了雙重保險。
在終端市場,千千氏向顧客提供的是免費化妝服務,而在組織內部,千千氏向加盟商提供的則是無盡的免費培訓等服務。為了幫助加盟商快速開店,千千氏有專門的高管幫助加盟商招聘員工,幫助省代理和市代理招商,幫助加盟商選址,以及店員培訓和店內運營。
千千氏還建立了由督導、帶動師、店長到店員再到助理的加盟商人才供給保障體制。每個督導管理一定數(shù)量的店鋪,每一家新店開張,千千氏都會派出帶動師來帶動新店的業(yè)績,再加上每周、每月都有的,從新手到店員、店長、加盟商的培訓,就差直接把錢裝進加盟商的口袋了。但這正是千千氏的底線,曾昭霞最擔心的就是總部工作人員一撤,加盟店就又回到原來的模樣。所以加盟商不能只是看,必須作為培訓老師或者店長參與進來,必須要學會自己帶團隊、打市場。
為了培養(yǎng)客戶自己開發(fā)市場的能力,千千氏明文規(guī)定省代要有自己的團隊、店鋪,能夠自己把市場發(fā)展得很好;要建立自己的商學院,儲備人才;要搞區(qū)域培訓,一個月要搞一次新客戶培訓、一次老客戶培訓和一次店員培訓;要做招聘、招商。
千千氏在這個過程中則扮演監(jiān)督者的角色,每做到一項都有獎勵。千千氏的代理費、加盟費、管理費、保證金很高,“但我們不會賺這個錢”。曾昭霞把這些費用全部用作對加盟商的激勵,做到某個事情就返還,比如正常建立一個區(qū)域商學院的整體費用約兩萬元,加盟商只要一建立商學院,公司就立馬獎勵加盟商兩萬元,等于加盟商免費獲得一個培訓基地。
那就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么?加盟商學會了這些招術會不會撇開公司自己單干?曾昭霞樂了,“這個問題有太多人問過我了,但我一點都不擔心。”其他品牌的加盟商曾經試著獨立過,但沒有成功,這個行業(yè)看似簡單,其實門檻很高。千千氏還會試著和加盟商成立合資公司、以持股的形式來鞏固合作關系,而且這里還能給他們更多軟性的東西。
千千氏搞了一個領跑匯,每年組織頂級加盟商參加富豪生活體驗、名人面對面、名企參觀等活動,豪華游艇出海、悍馬出行、保時捷開道就是這個活動的一部分。幫助加盟商提升格局、提高欲望,這是憑借他們自己能力所無法企及的,只有在千千氏平臺才能實現(xiàn)。
更重要的是,曾昭霞把千千氏打造成了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家族企業(yè)。在公司里,曾昭霞給核心客戶專門預留了辦公區(qū)、休息區(qū),你就是公司的一分子,而不只是加盟商。每每有客戶來廣州,作為董事長的他首要任務就是做司機、當導游、陪吃飯。這樣的規(guī)矩也從總公司傳到了各個區(qū)域的分公司,公司上下盡最大努力給加盟商一種歸屬感、家人感。
在千千氏內部、在加盟商里,夫妻檔員工特別多,甚至有加盟商拉著各類親戚一起來做千千氏。家里有點小矛盾,思前想后找不到傾訴的人,一個電話就打到曾昭霞或者其他高管手機上來了。要不要管加盟商的家事?一開始有不少新來的高管都表示反對。“既然我們定義為家里人,為什么不能介入?”但清官難斷家務事,所以曾昭霞的原則是只幫忙,不評理不添亂。
最近,曾昭霞干脆直接宣布,凡是加盟千千氏的,離婚就解除合同。類似的家文化,也通過員工滲透到了顧客維護中去。終端門店的員工與消費者,一不留神就成了姐妹、干媽干女的關系。公司與加盟商、員工與顧客的情感紐帶越來越緊密。
偏執(zhí)式生存
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這是對千千氏,對曾昭霞再好不過的概括。
快造型是個新市場,但發(fā)飾、護膚、彩妝這些行業(yè)都已經比較成熟。千千氏所處的行業(yè)環(huán)境、所采用的模式都不算新鮮,曾昭霞要做的不是“重新發(fā)明”,而是重新思考,在條件已知的技術和市場環(huán)境中從零開始創(chuàng)立一家公司,應該怎么做?
既然是已知的市場,那就可以從同業(yè)、從其他行業(yè)得到借鑒。免費模式、社區(qū)店、市場力都被證明是可行的。但作為后來者,要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勝出,就必須要在每一個點上都做得更好。千千氏追求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市場占有、更極致的效果,從表面上看似乎很瘋狂,但實際上無非是把正確的事,用更短的時間做得更好。所以不論外界是質疑、反對聲不斷,還是為千千氏的速度震驚、歡呼,曾昭霞一直能泰然處之。
千千氏的速度究竟有多快?2012年千千氏新增門店不到兩百家,2013年新增門店過千家,2014年整體門店規(guī)模將超過3000家,每年都在以數(shù)倍的速度增長,領跑行業(yè)。如此快的速度自然很容易就被資本盯上了,他們所看中的,除了千千氏的模式、成長性,還有這個團隊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有投資人問曾昭霞,你為什么引進這么多人?你憑什么敢引進這么多人?沒給股份為什么他們還這么拼?
前兩個問題很容易,一個高速成長的企業(yè)需要,也能夠容納如此多的人才。后一個問題很難,曾昭霞的答案是夢想驅動,千千氏尋找的是“我想、我信、我能”的人。有夢想,愿意為之奮斗;相信自己、相信公司;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排序十分重要,它尋找的是一群偏執(zhí)狂,對服務、對市場近乎完美的極端苛求,對夢想、對理念鍥而不舍的持續(xù)推進,只有在價值觀上高度統(tǒng)一,才能結成一個嗷嗷叫的狼性團隊。
所以,千千氏的副總“瘋總”可以一天飛三個城市拜訪核心客戶,大年夜還在走市場。這樣的奮斗精神不斷地由上及下擴散、傳染開來,我們能從千千氏的每一位員工身上都感受到同樣撲面而來的激情。按曾昭霞的話說,“這是在用玩命的方式去做每一件事情”,他們可以在短短19天內,就籌備和舉行了一場千人規(guī)模的快造型行業(yè)峰會,可以驚奇地說出一句“千千氏的人凌晨一兩點就下班了呀?”
在走進這家企業(yè)之前,你很難想象奮斗精神可以成為一家企業(yè)發(fā)展的核心動力,也是最為關鍵的核心競爭力。但當你真正見到這樣一群每天工作超過16個小時,幾乎全年無休的工作狂時,你才能明白一家成立不過六七年的企業(yè),為什么能在一個相對成熟的行業(yè),刮起如此強烈的超跑風暴。他們正是以這樣的精神去感染同事、感染客戶、感染每一個身邊人,驅動大家朝目標跑步前進。
英特爾CEO格魯夫認為,在今后10年里,失敗和成功都將以10倍速的節(jié)奏發(fā)生,這種狀況要求企業(yè)領導人能隨時保持某種程度上的偏激心態(tài),一旦危機顯現(xiàn),就能夠搶占有利地位,捕捉機會或者逃離陷阱。
在外部人看來,對于千千氏最大的疑慮是,以這樣的速度很快就會成為行業(yè)領跑者,一旦趕上并超過了前面的車,就沒有尾燈可以導航。如果公司前進的速度慢下來,以前被高速發(fā)展所遮蓋的問題是否會集體爆發(fā)?這輛跑車的駕駛者是否做好了減速的準備,具備了開好慢車的能力?
讓我們頗為意外的是,曾昭霞已經做好了慢下來的計劃。在核心人才、核心客戶的培養(yǎng)過程中,千千氏一直保持著慢節(jié)奏與足夠的耐心。而當門店數(shù)達到3000家的時候,千千氏會把主要精力轉向更多精細化的事情。辦千千氏大學、設立千千氏研究院、打造千媛會俱樂部……曾昭霞的計劃表里列了足夠多的東西,有的已經在開始實施。這是一個長期持續(xù)的大工程,而以千千氏的偏執(zhí)勁,一定還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讓人驚嘆的紀錄。
上一篇:千千氏與央視的再次約會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淘金地立場。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附上出處及文章鏈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