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審評
茶葉審評不但限于口感滋味的和諧度,主要由5個因子來決定,分別是一形、二香、三色、四味、五底,每一項的比重依據(jù)不同茶類的特點,略有不同。首先是干茶外形,依靠視覺觸覺來鑒定。級別的劃分是以嫩度為基礎的,嫩度越高的級別也越高。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三點。
一是看芽頭的多少,芽頭多、毫顯、嫩度高。
二是看條索(葉片卷緊的程度)緊結、重實的程度,緊結、重實的嫩度好。
三是色澤光潤的程度,色澤光滑、潤澤的嫩度好,色澤干枯的嫩度差。首先嗅香氣,以熱嗅、溫嗅、冷嗅相結合進行,貫穿審評始終。開湯后首先是熱嗅了,此時主要判斷香氣的純度,特別是區(qū)別雜味、霉味異味。
首先嗅香氣,以熱嗅、溫嗅、冷嗅相結合進行,貫穿審評始終。開湯后首先是熱嗅了,此時主要判斷香氣的純度,特別是區(qū)別雜味、霉味異味。一手拿住已倒出茶湯的審評杯,另一手揭開杯蓋,靠近杯沿用鼻輕嗅,杯蓋不能完全打開,只能在鼻子靠近處,打開一半,并迅速地嗅一下,立即蓋好。但每次嗅的時間不宜過長,因嗅覺易疲勞,易失去靈敏度。
一開始泡茶如果無法確定投茶量,可先自己嘗試放適量茶葉沖泡,根據(jù)實際情況酌情加減。國家標準評審茶具考試
傳統(tǒng)烏龍綠葉紅鑲邊
而對于巖茶,透過葉底可以看出茶的焙火程度。傳統(tǒng)閩北烏龍中的焙火工藝是香氣提升穩(wěn)固品質(zhì)的過程,透過葉底,可以看出中輕火程度的巖茶,葉底顏色會偏于青褐色,而足火的巖茶則是顏色更深。
做工好的巖茶葉底有清晰的蛤蟆背
透過葉底看茶樹品種
比如巖茶的當家品種,水仙和肉桂,相對而言,水仙的葉片大于肉桂,而老樅水仙的葉片則更大。像茶樹中存在一些白化品種,巖茶中的白雞冠、安吉白茶等顏色相對于同類茶的顏色更淺。
福建標準評審茶具資料喝普洱茶有2種喝法,一種叫品飲,一種叫品鑒,你知道嗎?
到了這里,你就明白茶葉審評工作沒有那么簡單,要能夠有效地完成茶葉審評,你無疑需要一個漫長的積累和學習過程。這是一個門檻極高,極其專業(yè)的工作。
而“品鑒”不一樣?!捌疯b”幾乎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事。與審評能力需要和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知識越來越高不可攀不同,品鑒能力則需要盡量地拋棄知識、屏蔽文化、放棄習慣、回歸天然,然后你才可能在大的限度上取得普遍認同。
如果把“五項因子審評法”砍去一半,變成“五項因子品鑒法”,則這種品鑒毫無意義。
帶你認識茶葉審評用具
為了取得茶葉審評的正確效果,審評用具是zhuanyong的,必須規(guī)格一致。評茶用具主要有以下幾種:
標準型雙層干評臺為黑色啞光,不能反光,應在審評室設置干評臺,標準型雙層干評臺常規(guī)尺寸為120*60*80cm??啥ㄖ茦藴市碗p層干評臺雙層框架穩(wěn)定性更牢固,不搖晃更穩(wěn)定
標準型雙層濕評臺需為白色防水,帶下水器,配排水管,吐茶桶使用。雙層框架穩(wěn)定性更牢固,不搖晃更穩(wěn)定。標準型雙層濕評臺尺寸為120*50*80cm可定制標準型雙層干評臺雙層框架穩(wěn)定性更牢固,不搖晃更穩(wěn)定
審評盤:亦稱樣茶盤或樣盤,是審評茶葉外形用的,以薄木板制成。規(guī)格為23*23*3厘米。審評盤一般是用無氣味的木板制成,上涂白色,盤的一角開一缺口,缺口呈倒等腰梯形,便于倒出茶葉
審評杯:
用來泡茶和審評茶葉香氣,瓷質(zhì)白色,杯蓋有一小孔,在杯柄對面的杯口上有一小缺口,呈弧形或鋸齒形,使杯蓋蓋著橫擱在審評碗上仍易濾出茶汁。
審評杯的容量是150毫升。采用的標準審評杯,杯柄相對面的小缺口為鋸齒形杯蓋上面有一小氣孔。
我國審評毛茶用的審評杯,容量為250毫升,杯口上的小缺口為弧形
審評青茶(烏龍茶)用的為鐘形帶蓋的瓷盞,容量為110毫升,審評杯要求高低厚薄大小—致
你都了解茶葉感官審評中各項目品質(zhì)因子及其相互關系二、材料與用具嗎?
(三)了解沖泡用水的水質(zhì)狀況審評時的沖泡用水除了要求透明潔凈、無嗅無味外,還應注意水的酸堿度、硬度,及水中所含各種礦物質(zhì)、離子的數(shù)量對審評的影響。這種影響不但表現(xiàn)在茶湯的顏色方面,對香氣和滋味的影響更甚。一般來說,由于茶樹在偏酸的環(huán)境中生長良好,因此用稍偏酸性的水沖泡,有利于茶葉品質(zhì)的良好表現(xiàn)。而偏堿性的水,會使茶葉內(nèi)含的黃酮類物質(zhì)產(chǎn)生自動氧化,造成茶湯顏色加深變暗,滋味也失去鮮爽感。水的硬度不但影響其pH值,對茶葉內(nèi)含物質(zhì)的浸出率也有顯著影響。硬水中高含量的鈣會與多酚類物質(zhì)結合,控制茶多酚的溶解和浸出,影響茶湯滋味。許多礦物質(zhì)及溶解的金屬離子,如果含量稍高(> 0.1毫克/升),常會使茶湯產(chǎn)生苦澀味,影響茶味的正常表現(xiàn)。如果用含鐵量較高的水沖泡茶葉,或茶葉中混有含鐵的雜質(zhì),還會使茶湯顏色變暗發(fā)黑。
茗標牌售有評茶人員標準審評的評審用具包括:標準型雙層干評臺,標準型雙層濕評臺,評審杯,評審碗
茶匙,評茶盤,葉底盤,分樣盤,分樣器,扦樣盤,茶樣罐,網(wǎng)匙,計時器,茶樣柜等。全套的茗標牌評審用具由上海清友堂研發(fā)
如果把“五項因子審評法”砍去一半,變成“五項因子品鑒法”,則這種品鑒毫無意義。國家標準評審茶具考試
三品
好茶到結尾,都用滋味說話,自然這品茶也成為**們審評巖茶內(nèi)在質(zhì)量的重要一步。
一品火功,“足火”的巖茶茶湯有焦糖香、焙火香的甘味,“老火”的則有焦苦味,“嫩火”的則有青草味。
二品滋味,品茶湯是鮮爽、甜爽、濃醇、醇厚、醇正,還是平和、淡薄、粗淡、生澀、苦澀。是否回甘明顯、回甘快,入喉順、入喉活滑。
三品巖韻,武夷巖茶“品具巖骨花香之勝”,好的巖茶十分講究香氣馥郁、滋味醇厚、喉韻清冽、回甘快久,審評巖茶的“巖骨”、“喉韻”、“嘴底”、“杯底香”的“巖韻”,即到了品飲武夷巖茶的上等層次。 國家標準評審茶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