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梁”,典出“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語。其語源于《列子》中的一個故事:周朝時,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聲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后,其歌聲仍纏繞回蕩在屋梁之間,令人難以忘懷。琴以“繞梁”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余音不斷。另外據(jù)說“繞梁”是古時“四大名琴”之一。宋虞汝明《古琴疏》記載:“華元獻楚莊王以繞梁之琴,鼓之,其聲裊裊,繞于梁間,循環(huán)不已?!钡鳛槿A元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制作年代不詳。晉代傅玄《琴賦序》亦有言:“齊桓公有鳴琴曰號鐘,楚莊王由鳴琴曰繞梁”。此琴原仲尼式,其音古淡靈透。因漆木損壞,遂重加修補。江西一對一古琴教學怎么聯(lián)系
看古琴底部木材的紋理是否勻稱,顏色是否金黃,老杉木時間越長顏色越金黃,天音古琴選自廟宇、祠堂等地的老杉木木材,因為房梁天天有和尚念經(jīng)送佛,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振動,用此木材斫琴非常不錯,可遇不可求。看是否是老杉木斫制的古琴,還需要敲擊面板、底板,要聽,要辨別它的聲音振動等,如果自己聽不出可以請教專業(yè)的古琴斫琴師等,或者自己平時多看多聽專業(yè)老師傅斫琴的建議等。桐木木材材質輕軟,杉木較桐木材質軟硬適中,紋理直,較耐腐,百年老杉木一般都是老房子拆的時候的房梁,這種幾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词欠袷抢仙寄卷街频墓徘偾?,自己一定要具備辨別音色好壞的能力,這樣才能挑到性價比高的古琴,建議你在揚州一帶尋找,那邊算是古城之都了,手藝精湛的老師傅比較多。福建古琴教學哪個老師好洛象式的琴腰兩旁作鉤云形,則屬鳳式。
8月,上海虹橋之畔迎來了一場疏風之展——中國當代古琴空間展,觀琴桌,賞空間,雅樂雅集。本次展覽的策劃人張劍偉先生向到場貴賓介紹了琴桌的工藝與文化,厘正了琴桌在古琴文化復興之路上的自身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琴家、藏家、琴友齊聚一堂,紛紛對展覽形式及內容給予了高度的肯定與欣賞!古琴空間展“汀琴雅集”:《平沙落雁》、《流水》、《離*》、《梅花三弄》、《欸乃》、《神人暢》......各地名家們帶來了古琴經(jīng)典琴曲,其淡雅悠遠的音色曲風,一直備受琴友們追崇和熱愛。
《琴箋》:“古琴以斷紋為證,不歷數(shù)百年不斷。有梅花斷,其紋如梅花,此為**古。有牛毛斷,其紋如發(fā),千百條者。有蛇腹斷,其紋橫截琴面,相去一寸或半寸許。有龍紋斷,其紋圓大。有龜紋、冰裂紋者,未及見之。”一般來說,選琴要看斷紋是否有利于琴的音色,好音色是優(yōu)先。琴上有好的斷紋,不僅是歷史的佐證,同樣也使古琴更加美觀,使聲音更加松透古雅。如今,應眾多琴友的需求斫制出斷紋琴,斷紋深度會隨時間而變化,越久越顯,音域越廣。伶倌式古琴在音色方面能夠更加適合現(xiàn)代專業(yè)化演奏的需要。
學習古琴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所以初學者在古琴學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點:1.古琴的基本知識:在學習古琴之前,需要了解古琴的歷史文化、琴曲減字譜、音色表現(xiàn)、演奏技巧等等。2.正確的彈奏姿勢:學習古琴需要端正坐姿,包括身體與琴桌的距離、手指彈奏的角度、手腕的彎曲方向等,正確的姿勢可以幫助初學者更好的彈奏古琴。3.練習古琴基本功:學習古琴需要不斷地練習基本功,包括指法、音準、節(jié)奏等,只有掌握了基本功,才能更好地演奏古琴。4.從一級曲目開始彈奏:初學者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曲目進行練習,比如《秋風詞》等,熟練掌握后逐漸上升等級,一步步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曲目的難度太高的話容易讓自己失去信心的。5.多聽多看多練習:學習古琴需要多聽音樂會,多看名家教學,多練基礎琴曲,來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和演奏技巧。天音琴坊出品的伶倌式,由盧榮先生根據(jù)《五知齋琴譜》所載。福建古琴教學哪個老師好
洛象式 明代琴師善于增創(chuàng)琴式,如洛象、蕉葉等便是明人所創(chuàng)新制。江西一對一古琴教學怎么聯(lián)系
于歷代名斫之中,除卻故宮博物院所藏“大圣遺音”琴外,現(xiàn)湖南省博物館藏“獨幽”琴亦是久馳盛名。該琴斫于唐文宗元年(公元827年),琴面黑紅相駁。梅花斷與蛇腹斷相間。龍池內有“太和丁未”四字,龍池上方刻有琴名“獨幽”,鳳沼下鈐印曰“玉振”。從鈐印可見此琴原屬鮮于樞(鮮于樞,字伯機,元代***書法家),而從琴尾后人題跋則看出該琴亦為王夫***夫之,號船山,明末清初***思想家)遺物。此琴民國間由湖南琴家李靜所馭,現(xiàn)歸湖南省博物館??芍^傳世名作,承傳有序。江西一對一古琴教學怎么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