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人來說,彈琴本是一件平常事,在清幽寂靜的夜晚,十三琴徽泛起清音,月下?lián)崆俑幸馊?。如今,同一輪明月升起,星垂平野闊,我們拿起古琴的霎時間,堅持與永恒便相伴而行。倪琴的琴徽沿襲古制,多為蚌徽,選用海蚌磨制的倪琴徽,更顯光彩。當然,因?qū)徝佬枨蟮牟煌?,無論是琴人還是收藏家都可定制翡翠琴徽、玉徽與金徽,來彰顯自身的品味。如此看來,倪琴也有一輪“明月”照。照在各放異彩的琴徽上,照在“天地人”聲的歲月中,照在月下彈奏的一瞬間。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潔白的月光照拂在琴面,也照拂在琴者的心間。古琴的彈奏需要指法和氣韻的配合,是一種身心合一的藝術(shù)表現(xiàn)。上海古琴工藝
當琴友堅持習琴多年,分辨能力變強,甚至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風格時,發(fā)現(xiàn)自己當初入手的普通級演奏古琴,已不能完全滿足自己的演奏風格。于是,便開始去尋求更高級的演奏級古琴。如倪琴詩韻系列、親斫系列。倪琴詩韻系列分為藏品級、神品級、逸品級、仙品級,價位跨度較大,琴器形制及音質(zhì)風格多樣化,完全可以滿足不同價位需求、不同演奏風格的琴友們。琴友們走到這一步,擇器方面已是輕車熟路。完全可以分辨出不同風格的琴器,并從中挑選出一張適合自己的古琴。更有甚者,會按琴曲風格的不同入手幾張不同風格的琴器了。寧波羽鑰古琴音色古琴的傳承歷史悠久,見證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繁榮與變遷。
雷音系列的雷修級杉木古琴,從選材、取材到校音、合琴再到灰胎、面漆等,全程由倪老師監(jiān)督制造。校音、合琴環(huán)節(jié)更是由倪詩韻老師親自把關(guān)、操作,以保證其手感、音質(zhì)。其木胎,皆以老桐木為面,老杉木、老梓木等為底。其漆灰,以鹿角霜生漆傳統(tǒng)手工藝做胎,髹栗色面漆,并采以黑檀等配件。聽之,可聞其聲蒼潤古樸,可感其韻曠遠悠長。該系列倪琴琴腹內(nèi)有“倪詩韻”親筆簽名,底面機制“雷音琴坊”方章、“雷修”葫蘆章。是一款性價比很高的琴。
雷修系列倪琴以精品杉木古琴為主,少量珍品桐木古琴為輔,該系列古琴為倪琴的普通演奏古琴。雷修與雷期、雷伴相比,在琴器風格上,有了更多的選擇性,相同風格上,也會較之雷期、雷伴,聲音更加豐富,層次感更強。一張清越、干凈的斷紋雷修,很適合喜愛安靜的琴友,這類古琴在演奏上手感更加細膩,聲音更為溫潤。而一張松透、靈動的斷紋雷修,古意盎然,很適合日常雅集和演奏時使用。老琴不可得,不妨入手一張質(zhì)美價優(yōu)的仿斷紋古琴,以慰好古之心。另外,斷紋漆面的古琴,若是換了絲弦演奏,將收獲到不同的驚喜哦!喜好絲弦的琴友,非常推薦入手一張,感受下老琴的韻味。古琴的外觀精美絕倫,是一件極具收藏價值的藝術(shù)品。
而倪琴的選材會完全順應木料的特點,不加以調(diào)整嗎?答案當然是“不會”。我們可以在老師們的對話中洞曉倪琴選材的奧秘。像一塊好的倪琴青桐木板,必須得歷經(jīng)長久的浸泡,讓它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掉其中的膠質(zhì)成分,達到倪琴選材的標準。同樣,其它選料也如此,倪琴選用的多是木性較實的老料,有些從老房梁上拆下來,經(jīng)歷上百年的歲月洗禮,密度相對較小。其實這些已然不是秘密,秘密的是那些斫琴者是否還堅守著斫琴之道罷了。對于泡桐和青桐哪類材料適合做琴,倪老師仍然采取不評論、不定性的客觀態(tài)度。在斫琴文獻《琴書大全·琴材篇》的第三卷中,作者說桐木有三種,分別是紫花桐、白桐/岡桐、青桐。書中認為紫花桐宜為樂器,可以做琴瑟之類的樂器;白桐又名椅桐,似岡桐,可為琴瑟。而且賈思勰在《齊民要術(shù)》中也稱“紫花桐宜為琴材”。時代在演變,流域在變遷,古今的紫花桐是否完全一致,名稱是否改變,也沒有定論,所以仍需考證。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古書稱紫花桐會在清明前后開花,呈紫黃色,不結(jié)子;秋天花謝后,還會收縮成一個個子房。倪老師也去蘭考觀察過,那里的紫花桐的確如古書上所說。古琴的形態(tài)優(yōu)雅端莊,充滿了藝術(shù)氣息。南通桐木古琴音色
古琴的曲目繁多,每首曲子都有其獨特的韻味和內(nèi)涵。上海古琴工藝
膝琴,又是為幼童所備。少年兒童的身體尚未發(fā)育完成,身高不夠,雙臂較短,手指亦是短小柔嫩。一米二三的常規(guī)琴彈久了,不僅吃力且傷手。膝琴的長短,完美了解決了這個問題,七八歲的孩童彈起來也毫無壓力。倪琴的膝琴系列面世這兩年來,我們跟蹤咨詢了很多使用倪氏膝琴的小朋友及家長,反饋都很好。孩子收到膝琴時,有了自己專屬古琴的感覺,因此更加細心養(yǎng)護、用心彈奏。而家長,也無需擔心孩子練琴過久,手臂疲倦勞累傷身體。同時,一家人出行時,還可以帶上膝琴,游山玩水,在山水之中撫奏琴曲,樂山水之趣,美哉。上海古琴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