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種結腸處的慢性炎癥疾病,發(fā)病機理涉及多個因素,包括遺傳易感性、上皮屏障缺陷、免疫反應失調、環(huán)境因素等;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從直腸處開始發(fā)生粘膜炎癥,并持續(xù)擴散至近端結腸;潰瘍性結腸炎常表現出出血性腹瀉,可通過結腸鏡和組織檢查進行診斷;目前,全世界針對潰瘍性結腸炎沒有改善藥物,一般只能用5-氨基水楊酸、皮質類固醇藥物以及一些消除炎癥的單克隆抗體藥物來緩解癥狀。通過切除大腸可改善潰瘍性結腸炎,但是將嚴重影響患者后續(xù)的生活質量,而且腸外癥狀無法通過大腸切除手術根除。菌群移植逆轉anti-PD-1難治性黑色素瘤患者對PD-1藥物產生應答!山西自體菌群移植安全性
上海沃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chuàng)立于2020年4月,是一家專注于為慢性病疾患者提供基于腸道菌群移植技術的生物醫(yī)藥創(chuàng)新公司,公司位于上海浦東新區(qū)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外高橋保稅區(qū)。公司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菌群移植技術全產業(yè)鏈服務,包括菌群移植相關的醫(yī)療器械研發(fā)、注冊、生產與終端使用,菌群移植相關臨床技術培訓與標準化,與各級醫(yī)療機構合作共建腸道微生態(tài)診療中心的系統(tǒng)解決方案。我們的愿景:成為菌群干預方案領域的帶領者。我們的使命:調節(jié)人體共生菌,開辟菌群移植應用新天地。主旨價值觀:創(chuàng)新、質量、速度。上海腸道菌群移植哪里可以做上海沃本為患者考慮的好公司。
較早糞菌移植診療兒童潰瘍性結腸炎的隨機對照試驗發(fā)表在《Gastroenterology》雜志上,研究內容如下:①納入48例4-17歲兒童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其中23例被排除,25例隨機分為糞菌移植(FMT)組(n=13)和安慰劑組(n=12)進行為期36周試驗;②診療六周后,92%的FMT組和50%的安慰劑組到達臨床復合終點(兒童UC活動指數、c反應蛋白或糞鈣保護蛋白改善);③FMT組的菌群多樣性呈上升趨勢;④給藥形式(直腸灌腸給藥)和嚴格的納入標準是導致患者招募困難的原因;⑤未來的試驗中應重點關注患者招募、FMT給藥、黏膜愈合檢測、安全性等問題。
2017年,Kootte等人研究發(fā)現,在代謝綜合征中,來自瘦子的糞菌對受體胰島素敏感性的改善,受受體基線腸道菌群組成的驅動,相關結果發(fā)表在《CellMetabolism》中。該研究共納入38名49-60歲男性代謝綜合征受試者,體重指數為32.5-40.4。隨機分成2組,其中26人移植瘦供體的糞菌,12人移植自己的糞菌作為對照。自體移植和異體移植之間的基線特征沒有差異。自體移植與瘦供體移植兩組間在糞菌移植18周后未觀察到代謝變化。但在移植瘦供體糞菌的6周后,胰島素敏感性明顯改善,連同菌群組成和γ-氨基丁酸等血漿代謝產物也發(fā)生變化;進一步研究結果顯示,接受移植前,受體自身的菌群多樣性越低,在第6周時代謝改善越為明顯。這一定程度說明了腸道菌群與代謝綜合征的因果關系,也提示可以通過分析菌群組成預判糞菌移植的效果。上海沃本提供菌群移植全產業(yè)鏈服務!
有證據表明,腸道中的共生細菌可幫助塑造肝臟,從而幫助清掃病毒。腸道菌群在抵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免疫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糞便微生物菌群移植(FMT)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一種潛在的免疫調節(jié)療法。Ren等報道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繼續(xù)抗病毒治療期間,通過胃鏡(鼻十二指腸輸注的方式)進行FMT,每4周一次(1-7個療程),5名參與者中有4人乙肝e抗原(HbeAg)轉陰,對照組的13人繼續(xù)呈現HbeAg滴度陽性反應(p=0.0002)。菌群移植在克羅恩患者中療效較好!河北腸道菌群移植手術副作用
菌群移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福音。山西自體菌群移植安全性
肥胖是總脂肪含量過多或局部脂肪含量增多及分布異常,是由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內分泌調節(jié)異常、炎癥、腸道菌群等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目前可用的證據表明,腸道菌群的變化參與肥胖的發(fā)病機制和肥胖相關代謝紊亂的發(fā)展,國內外使用菌群移植(FMT)來的成功案例也屢見不鮮。2022年《菌群移植干預肥胖糖尿病共識》發(fā)布,推薦FMT用于代謝綜合征、肥胖、糖尿病患者。
FMT聯合纖維補充可有效重癥肥胖及代謝綜合征患者
FMT在肥胖中的應用,混合供體或優(yōu)于單供體 山西自體菌群移植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