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英國,會讓人懷疑自己是否懂面包……
一談及英國,腦海中首先浮現(xiàn)的是那些莊嚴而神秘的建筑輪廓,以及身著筆挺西裝的紳士與舉止優(yōu)雅的貴婦們,享受著充滿儀式感的英式下午茶時光。然而,在美食領(lǐng)域,英國料理卻常被冠以“不盡如人意”、“口感平平”等暗黑標簽。與中國菜那繁復多樣的烹飪技藝——諸如煎、炒、燜、炸、熗、燴、烤等數(shù)十種手法相比,英國菜肴確實單調(diào),口味上缺乏創(chuàng)新,甚至偶爾還會出現(xiàn)令人咋舌的“奇異料理”。
英國的美食世界并非全然黯淡,它也孕育了眾多深受亞洲食客喜愛的甜軟面包品種,諸如標志性的英式瑪芬與廣受歡迎的司康餅。至于英國的午餐,其簡約風格尤為突出,只包含一個三明治、一包薯片及少量鮮果就包攬了全部,據(jù)調(diào)研顯示,英國職場人士享用午餐的時間普遍不足5分鐘,體現(xiàn)了英國人對用餐便捷性的重視,即使制作得再快,也絲毫未減英國民眾對面包的深厚情感。
本文目錄/ content
1: 誰說英國是美食荒漠?
2: “要想在英國吃好,就要吃三頓早餐”
3: 揭曉!英國多款面包種類和吃法
4:英國人與面包的“愛恨糾葛”
01
誰說英國是美食荒漠?
對于眾多向往英國的朋友,或許都曾耳聞那里的食物不盡如人意。傳說中,午餐總是三明治加薯片?蔬菜只是清水加鹽煮制?仰望星空派與哈吉斯(Haggis)讓人望而卻步?
不知何時,英國食物竟成了無美食或美食荒漠的代名詞。這些對英國食物的刻板印象實在謬之千里。英國不僅有那些所謂的“黑暗料理”,還有許多代表性美食。指南君真心希望大家能親自去英國品嘗后再做定論。
兩片方形的面包,中間夾上各式各樣的食材,隨后被巧妙地切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這便是英國三明治的經(jīng)典樣式。據(jù)說,英國的三明治種類多達數(shù)百種,口味各異,但當?shù)厝溯^常品嘗的仍是蝦仁蛋黃、雞肉培根、培根生菜西紅柿等幾種經(jīng)典搭配。
據(jù)統(tǒng)計,英國人每年消耗的三明治數(shù)量驚人,超過115億個,如果將這些三明治排列起來,足以環(huán)繞地球44圈。在旅途中,來英的外國人主要以參觀和體驗為主,午餐有時簡單解決,比如買個漢堡或三明治,再配上一杯冰涼的飲料,有時甚至直接省略午餐。
還有歷史較悠久的英式下午茶,起源可以追溯到1840年,當時英國上流社會的早餐豐盛,午餐則相對簡便,而社交晚餐往往要等到晚上八時左右才開始。因此,人們習慣于下午四時左右享用一些點心和茶水。
其中,有一位名叫安娜瑪麗亞的女伯爵,她非常懂得享受生活,每天都會讓女仆為她準備一壺紅茶和點心,并邀請朋友一同品嘗。很快,這種下午茶的方式便在英國上流社會中流行開來。
周日烤肉配約克郡布丁,英國人眼中的真正國菜,簡稱Sunday roast,家人團聚時常吃。烤肉種類多樣,如烤牛肉、烤豬肉、烤羊肉或烤雞,配菜則有烤土豆、烤胡蘿卜等,肉汁是靈魂所在,不同烤肉搭配不同醬汁。
如烤羊肉配肉汁與薄荷醬汁,烤牛肉則與約克郡布丁相得益彰。周日家庭烤肉,儀式感滿滿,留學生也常在休息日享用此大餐以犒勞自己。
黑布丁是英國餐桌上的一道常見菜肴,它是由豬血、豬油、動物內(nèi)臟和谷物混合制成的香腸。英國人喜歡將它切片后油煎食用,據(jù)說口感黏稠,帶有一絲淡淡的血腥味。
這樣的食物讓人一看就失去了食欲,更難以品嘗。畢竟,曾經(jīng)的日不落帝國曾稱霸半個地球,其飲食文化本不應如此粗糙。對此,一種廣為接受的說法是,全球貿(mào)易和工業(yè)革新可能是造成英國黑暗料理的“罪魁禍首”。
02
要想在英國吃好,就要吃三頓早餐
下午茶,英國飲食文化的精髓所在。電影《小黃人》中,也展現(xiàn)了英國人愛喝茶的趣味。無論是何時何地,英國人總愛品茶,搭配精致的三層點心碟塔,窗外細雨綿綿,氛圍更佳。下午茶的儀式感,讓許多人沉醉其中。
毛姆曾說:“在英國吃好,要吃三頓早餐。”這既是建議,也是警示。因為品嘗了上述美食后,英國的美食之旅便告一段落,接下來迎接你的可能是你想都不敢想的另一個“美食時空”。
仰望星空派,不要被其詩意名字所迷惑,其造型驚悚,魚頭破餅而出,讓人對“死不瞑目”有更深體會。這道菜因外觀過于驚悚而廣受吐槽,連英國人都否認其存在。哈吉斯等蘇格蘭名菜也備受爭議。
英國畜牧業(yè)發(fā)達,擁有前列肉食資源,但菜肴卻總讓人食欲全無。當英國人邀請你吃派或布丁時,需小心應對,以免遭遇驚嚇。
相較于中國的松花蛋等特色美食,英國的黑暗料理或許更讓人難以忘懷。在英國生存,或許只需依賴英式早餐與下午茶。英式早餐能撐到下午,下午茶則能撐到晚上。
英國人在烹飪上確實天賦有限,無論是技術(shù)、味道還是豐富程度,都難以令人滿意。連英國人都忍不住吐槽自己的美食。
他們更看重快速填飽肚子,早餐簡單,午餐三明治,晚餐則是一塊肉配蔬菜,反復無常。土豆是他們創(chuàng)造力的集中體現(xiàn),炸、烤、泥、餅、湯、蛋糕、烤餅等,應有盡有。
03
揭曉!英國多款面包種類和吃法
談及面包的多樣吃法,正如烹飪牛肉,燉湯需牛腩,煎牛排則選牛背肉,每種吃法都有其專屬的肉質(zhì)。一同探索英國廣受歡迎的面包種類,及其比較好食用方式,挖掘更多新奇的英式玩意兒~
一、面包片
面包片的選擇可不少,根據(jù)厚度,可分為大號、中號與加厚型。而依據(jù)面粉種類,又有白面包、半麥面包與全麥面包之分。
白面包較為常見,口感較好,面粉勁道,入口香甜。全麥面包則是較健康的選項,低脂低卡,但口感上可能不太討喜。若追求健康又無法接受全麥口感,不妨試試半麥面包,它質(zhì)地松軟,不過不烤一下的話,抹黃油可能不太方便。
有些面包片還夾著干果或撒上芝麻,Waitrose的干果面包尤為受歡迎。食用時,切掉四周的邊,一片抹黃油,一片抹果醬,疊在一起,再配上面包本身的香甜,簡直美味至極。英國人幾乎每周都有三四天以此作為早餐,可見有多么喜愛。
二、牛角包
牛角包則源自法國,傳到英國后,也是英國大眾喜愛的烘焙美食。大多數(shù)超市的牛角包都是新鮮出爐的,M&S的更是美味至極。還有些可以存放三四天的牛角包,買不到新鮮的時候也能解饞。
英國人喜歡在牛角包上抹果醬,搭配紅茶食用。牛角包的英文名為Croissant,大家要記牢,在英國逛超市或茶餐廳時可能會經(jīng)常用到。不過,牛角包的卡路里較高,即便再美味,也不可貪食哦。
三、白面包吐司
這種“柔軟蓬松”的面包憑借其美觀的外表和“令人陶醉的香氣”殺出了重圍。從這也能看出英國人烤面包的特點:他們喜歡將面包烤得時間較長,且喜歡混合黑麥、全麥等面粉,導致面包表面顏色更深,口感更干。
干巴吐司烘烤時間長達45分鐘,對國人來說可能過長了,但對英國人來說卻恰到好處。面包的紋理也較粗糙,并不追求完美光澤和彈性組織。
味道上,英國人偏愛酸種發(fā)酵,酸味濃郁,含糖量低甚至無糖,直接吃可能難以接受。
當然,大部分英國人也不會直接吃,而是切片抹黃油,搭配各種蔬菜肉食做成三明治。英國人對三明治的熱愛簡直到了淋漓盡致,一日三餐中總有一餐是三明治。全麥或酸面包搭配湯類或肉類,能很好地中和面包的味道。
04
英國人與面包的“愛恨糾葛”
你是否曾好奇,為何超市的面包總是如此綿軟滑順,內(nèi)部質(zhì)地均勻,且長時間放置也不變硬,而自家做的包子卻常常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大洞,且一天就變硬?
這背后隱藏著驚嘆的科技與工藝。故事得從英國人吃不起面包說起。半個世紀前,面包對英國百姓而言是珍貴的食物,因為英國本土的面粉做不出美味的面包,當時常見的白面包主要依賴從美國和加拿大進口的小麥粉。
英國的一種傳統(tǒng)面包——蘇格蘭班諾克面包,以國產(chǎn)大麥為原料,由于英國小麥筋度低,面包質(zhì)地較硬。這樣的面包能勾起你的食欲嗎?為何會這樣呢?英國烘焙產(chǎn)業(yè)研究會介紹,面包制作流程包括和面、發(fā)酵、烘烤和冷卻。這個過程看似平常,但正是這看似簡單的工藝讓英國面包變得昂貴。
手工面包需要揉面和發(fā)酵,既費時費力,又對面粉蛋白質(zhì)含量有很高要求。面筋是小麥中的蛋白質(zhì),西式糕點如面包需要高筋面粉,因為彈性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能支撐氣泡,使面包蓬松。然而,英國本土面粉質(zhì)量不佳,蛋白質(zhì)含量低,無法制作好品質(zhì)白面包。
在有了北美殖民地后,英國白面包得以靠進口面粉延續(xù)。到了1939年,英國70%的谷物依賴進口,可見英國面粉質(zhì)量之差。二戰(zhàn)時期,為節(jié)省跨海貨運空間,丘吉爾號召英國人民少吃進口面粉面包,多吃本土面粉制作的“國民面包”。這種面包外觀和口感都不佳。
為了用低筋面粉制作口感稍好的面包,英國人一直努力探索。終于在1961年,英國烘焙產(chǎn)業(yè)研究會發(fā)明了喬利伍德面包工藝(Chorleywood bread process),簡稱CBP。與傳統(tǒng)手工面包相比,CBP面包制作時間短、不挑面粉,因此也被稱為“無時法”。
傳統(tǒng)手工面包需要4-10小時才能完成,而CBP流水線只需1小時左右就能將面粉轉(zhuǎn)化為包裝好的切片面包。CBP技術(shù)通過機械揉面,只需4分鐘就能完成和面。和面好壞與時間長短無關(guān),而與面團受到的打擊程度即輸入的能量有關(guān)。
研究發(fā)現(xiàn),和面機攪拌時輸入的能量越大,面團就越鼓、內(nèi)部氣泡越細密、面包越軟。這背后的原理尚未完全理解,但可能與氧化過程即面筋成網(wǎng)有關(guān)。和好面后,傳統(tǒng)面包需要數(shù)小時發(fā)酵,而CBP借助雙倍酵母菌,將發(fā)酵過程壓縮到1小時左右。較關(guān)鍵的是,CBP可以使用低筋面粉。為了讓面包柔軟且質(zhì)地均勻,CBP還引入了高壓和真空技術(shù)。
超市面包之所以長時間放置也不變硬,是因為CBP工藝采用了另一大創(chuàng)新:淀粉酶。手工制作的面包容易變硬是因為淀粉有重新結(jié)晶的趨勢,即淀粉回生。
而CBP工藝使用的麥芽淀粉酶能打斷容易回生的直鏈淀粉,防止面包變硬。這樣一番操作后,CBP工藝讓切片面包的柔軟度增加了40%,保質(zhì)期也延長了一倍。
然而,與傳統(tǒng)手工面包相比,CBP面包雖然更便宜、更耐儲存、質(zhì)量更穩(wěn)定,但也有其缺點。首先,面包失去了原本的香味。其次,缺乏充分發(fā)酵的CBP面包可能與腸道疾病激增有關(guān)??傊?,工業(yè)面包雖然喂飽了更多人,但口感卻大打折扣。美食或許也遵循守恒定律,喜歡英國烘焙美味的受眾也會一直喜歡下去。
*本文轉(zhuǎn)自全球烘焙指南,此處只作分享,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