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工藝參數的控制,這個在書本上光給出了一個參考值,比如:DO:2-4mg/L,污泥齡:10-15d,C:N:P=100:5:1,反硝化碳氮比:(4-6):1,碳磷比:20:1,MLSS:3000-4000mg/L,混合液回流比:200-300%,污泥回流比:50-100%,厭、缺氧池攪拌功率:4-8W/m3(我是根據水質、池體類型進行選型),HRT:6-8h(針對市政污水,實際經驗告訴我,這個停留時間誰用誰哭),厭氧:缺氧:好氧停留時間:1:1:(3-4)(這也是誰用誰哭),甚至有些半吊子設計人員根據這些工藝參數去設計工業(yè)廢水,對于這點,我真的很佩服設計人員的膽大、業(yè)主的摳門。通過脫氮裝置,可以降低NOx的排放濃度。農業(yè)面源污染脫氮園區(qū)接管水質標準
A/O生物脫氮工藝,將缺氧段置于系統(tǒng)前端,其發(fā)生反硝化反應產生的堿度能夠少量補充硝化反應之需。另外,缺氧池中反硝化反應利用原廢水中的有機物為碳源可以減少補充碳源的投加甚至不加。通過內循環(huán)將硝化反應產生的硝態(tài)氮轉移到缺氧池進行反硝化反應,硝態(tài)氮中氧作為電子受體,供給反硝化菌的呼吸作用和生命活動,并完成脫氮工序。在 A/O 生物脫氮工藝中,硝化液回流比對系統(tǒng)的脫氮效果影響很大。若回流比控制過低,則無法提供充足的硝態(tài)氮進行反應,使硝化作用不完全,進而影響脫氮效果;若控制過高,則導致硝化液與反硝化菌接觸時間減短,從而降低脫氮效率。因此,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需要控制適當的硝化液回流比,使系統(tǒng)脫氮效果達到較佳水平。滁州生物脫氮供應脫氮裝備包括脫氮設備、控制系統(tǒng)、管道閥門等設施。
膜過濾,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進行氨氮脫除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無二次污染。蔣展鵬等采用電滲析法和聚丙烯(PP)中空纖維膜法處理高濃度氨氮無機廢水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電滲析法處理氨氮廢水2000~3000mg/L,去除率可在85%以上,同時可獲得8.9%的濃氨水。此法工藝流程簡單、不消耗藥劑、運行過程中消耗的電量與廢水中氨氮濃度成正比。PP中空纖維膜法脫氨效率>90%,回收的硫酸銨濃度在25%左右。運行中需加堿,加堿量與廢水中氨氮濃度成正比。
折點氯化法,折點氯化法是污水處理工程中常用的一種脫氮工藝,其原理是將氯氣通入氨氮廢水中達到某一臨界點,使氨氮氧化為氮氣的化學過程。該方法處理效率高且效果穩(wěn)定,去除率可達100%,不受鹽含量干擾,不受水溫影響,操作方便;有機物含量越少時氨氮處理效果越好,不產生沉淀;初期投資少,反應迅速完全;能對水體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但是折點氯化法只適用于低濃度廢水的處理,因此多用于氨氮廢水的深度處理。該方法的缺點是:液氯消耗量大,費用較高,且對液氯的貯存和使用的安全要求較高,反應副產物氯胺和氯代有機物會對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加強對脫氮技術的培訓與推廣,有助于提升整個行業(yè)的環(huán)保水平。
缺氧池,廢水經過厭氧池進入缺氧池,該池首要功能為反硝化脫氮,硝氮通過內循環(huán)由好氧池進入缺氧池,回流比通過總氮去除率進行計算(見公式1)?;旌弦哼M入缺氧段后,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將回流液中的硝態(tài)氮還原為氮氣釋放到空氣中,因此有機物濃度和硝態(tài)氮濃度都會大幅度降低。其次,該段可能發(fā)生磷的釋放和吸收(反硝化除磷)反應,或者兩者同時存在。另外,生活污水處理過程中,缺氧池末端的COD基本在50以下甚至更低,在不考慮好氧池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情況下TN濃度和出水基本相同。η=r/(1+r)————1,其中:η:總氮去除率;r:回流比。脫氮技術不僅關乎水質改善,更是構建生態(tài)文明、實現綠色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滁州生物脫氮供應
水體脫氮是保護水資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農業(yè)面源污染脫氮園區(qū)接管水質標準
3段改良Bardenpho工藝(或A2/O工藝),測試表明,五段Phoredox工藝并不能將硝酸鹽含量降低至零,與頭一缺氧區(qū)相比,第二缺氧池因為采用內源呼吸反硝化導致單位容積反硝化速率相當低。第二缺氧池的低效促使Simpkins和McLaren(1978)提出,在某些情況下可取消第二缺氧池,適當加大頭一缺氧池,以獲得較大的反硝化處理效果和較低的回流污泥硝酸鹽濃度,即3段改良Bardenpho工藝,也就是目前常用的A2/O工藝。(以上數據只供參考,具體設計請根據水質進行變動。)農業(yè)面源污染脫氮園區(qū)接管水質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