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作用,生物的硝化作用是指利用化能自養(yǎng)微生物在好氧條件下將氨氮轉化成硝酸鹽的一個過程。生物硝化的過程: 生物硝化是由兩組自養(yǎng)型硝化細菌——亞硝酸鹽細菌和硝酸鹽細菌,將氨氮轉化為硝態(tài)氮的生化反應過程,硝化細菌幾乎存在于所有的污水處理過程中,他們都是革藍氏染色呈陰性,是一類不生芽孢的短桿菌和球菌,硝化細菌有強烈的好氧性,不能在酸性條件下生長。由于這兩組細菌生活時都不需要有機物作養(yǎng)料,且是通過氧化無機的氮化合物得到生長所需的能量,故他們是化能自養(yǎng)型細菌。脫氮工程可以持續(xù)減少廢水中的氮物質排放。浙江除磷脫氮作用
硝化的反應過程:55NH4+ +76O2 + 109HCO3-= C5H7O2N + 54NO2- + 57H2O + 104H2CO3,400NO2- + NH4+ + 4H2CO3 +195O2 =C5H7O2N + 400NO3- + 3H2O,根據計算:每氧化1mgNH4+-N為NO3--N,需要消耗堿7.07mg(以CaCO3計),如果沒有足夠的堿度,硝化反應將導致PH下降,使反應速度減緩,氧化1mg NH4+-N為NO2- -N需要氧3.16mg,氧化1mgNO2--N為NO3--N需要氧1.11mg,所以共需要氧4.27mg.所以要有足夠的氧量。反硝化反應。在缺氧條件下,硝態(tài)氮和亞硝態(tài)氮在有機物相對較充足的前提下,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轉變成氮氣。氮氣基本不溶于水,所以起到去除總氮的目的。注:一般情況下,缺氧指0.1 mg/L<DO≤0.5mg/L,厭氧≤0.1 mg/L。山東除磷脫氮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型的脫氮技術不斷涌現,為水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生物除磷的原理:硝態(tài)氮的存在也會消耗有機基質而抑制聚磷菌對磷的釋放,從而影響好氧條件下聚磷菌對磷的吸收。另外,硝態(tài)氮的存在會被部分聚磷菌作為電子受體進行反硝化,從未影響其以發(fā)酵產物作為電子受體進行發(fā)酵產酸、抑制聚磷菌的釋磷和攝磷能力及PHB的合成能力。一般來說,在5~30℃范圍內,pH值在6~8范圍內,進水中的BOD5/TP要大于15,才能保證聚磷菌有足夠的基質,從而獲得理想的除磷效果。以除磷為目的的生物處理系統的泥齡控制在3.5~7d。
脫氮主要影響因素:pH,pH值是影響廢水生物脫氮工藝運行的重要參數之一。多數實驗表明,生物脫氮功能菌對 pH值的變化非常敏感,硝化菌的較適pH為 8.0~8.4,當pH值不在6.0~9.6范圍,即高于9.6或低于6.0時硝化反應將受到抑制而停止。對于反硝化過程而言,反硝化反應也需要維持一定的pH值,以使其達到較佳狀態(tài),其較適 pH為7.0~8.5。發(fā)生有效反硝化作用的pH范圍為6.0~8.5,當pH8.5時,反硝化效果受到影響,表現為反硝化速率的明顯下降。此外,反硝化反應的終產物還受pH值的影響,不同的pH值將有不同的終產物,如pH>7.3 反應終產物為 N2,而pH<7.3 反應終產物為N2O。污水處理中的脫氮環(huán)節(jié),通過生物或化學方法,將含氮化合物轉化為氮氣,從而降低水體中的氮含量。
石灰除磷,石灰除磷是投加石灰與磷酸鹽反應生成羥基磷灰石沉淀。由于石灰進入水中后,首先與水的堿度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然后過量的鈣離子才能與磷酸鹽反應生成羥基磷灰石沉淀。隨著pH升高,羥基磷灰石的溶解度急劇下降,即磷的去除率增加,pH大于9.5后,水中所有磷酸鹽都轉為不溶性的沉淀。不同廢水的石灰量投加應該通過實驗確定。石灰除磷的具體方法有三種。一是在污水廠初沉池之前投加,而是在污水生物處理之后的二沉池投加,三是在生物處理系統之后投加石灰并配有再碳酸化系統。廢水脫氮需要根據不同污水特性選擇合適的脫氮技術。陜西脫氮濾料
脫氮技術的選擇應根據不同的水質和處理需求進行,以達到較佳的脫氮效果。浙江除磷脫氮作用
A/O生物脫氮工藝,將缺氧段置于系統前端,其發(fā)生反硝化反應產生的堿度能夠少量補充硝化反應之需。另外,缺氧池中反硝化反應利用原廢水中的有機物為碳源可以減少補充碳源的投加甚至不加。通過內循環(huán)將硝化反應產生的硝態(tài)氮轉移到缺氧池進行反硝化反應,硝態(tài)氮中氧作為電子受體,供給反硝化菌的呼吸作用和生命活動,并完成脫氮工序。在 A/O 生物脫氮工藝中,硝化液回流比對系統的脫氮效果影響很大。若回流比控制過低,則無法提供充足的硝態(tài)氮進行反應,使硝化作用不完全,進而影響脫氮效果;若控制過高,則導致硝化液與反硝化菌接觸時間減短,從而降低脫氮效率。因此,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需要控制適當的硝化液回流比,使系統脫氮效果達到較佳水平。浙江除磷脫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