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怎么挑?1、觀體型,線條流暢:眾所周知,龍魚的體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身軀較寬,頭尖嘴翹宛如湯勺,自帶霸王氣質;一種體型修長,背部平直,頗有帝王風范。但無論是哪一種整體線條都應是流暢筆直的,脊柱彎曲較重的龍魚品相就較差。2、觀體色,鱗片大、亮、齊:鱗片是挑選龍魚主要標準。品相好的龍魚鱗片大且明亮齊整,不含其他斑點,排列順暢,若鱗片大小不一,且出現(xiàn)溶鱗現(xiàn)象,那這條龍魚品相就較差。特別要注意的是比較好的龍魚在自然光照下游動時會出現(xiàn)粉螢光或紫色光。龍魚幼魚時特征為藍呈綠底淺紅帶點內金色細框,成長后淺經的鱗框會轉變成金黃色。浙江艾倫瓦娜龍魚
選龍魚的基本通則:1、胡須:要挺直,而且長而有力感,胡須邊側黑影線越深越好,如果胡須能呈現(xiàn)出金橘紅色則更好。2、嘴:上下鄂要密合,下鄂不要比上鄂凸翹,以免長大后戽斗型,唇部能呈現(xiàn)紅色度則更佳。3、眼睛:要明亮有神,不宜過大,眼白部分基本上為金黃或部分橘紅色,如果能呈現(xiàn)也紅色部分越多越好,而眼球外緣則需呈現(xiàn)出深綠色金屬光澤,越立體越好。4、鰓:要光滑平順,具銀亮金屬光澤,隱約泛出青綠色為佳,鰓部外緣軟翼隨呼吸張合平順,不外翻。深圳大型龍魚養(yǎng)殖方法所選龍魚的頭部和鰓部要很平滑,不能有嚴重皺褶情況出現(xiàn)。
龍魚的幼魚階段怎么喂養(yǎng):幼魚階段是指龍魚在12厘米長度以下的階段,開始吃生餌時,可以喂剛脫殼的白色面包蟲,或者是剛脫殼去頭的小蝦還有血蟲等。當然,也要少食多餐,1天喂3次比較好。龍魚的小魚階段:在龍魚12到25 厘米的時候,可以在1天中,分3次投喂比較好,就像人類的一日三餐一樣,每次8分飽就可以了。還要盡量讓龍魚在10分鐘內吃完,避免餌料殘留破壞水質。在這個階段,可以喂面包蟲,小蟋蟀,還有2厘米以下的小魚等。還可以喂食蟑螂,一定要是活食才好。一些去頭的小蝦,人工合成的魚餌料在這個階段都可以投喂。
龍魚怎么養(yǎng)才好?1、新魚入缸:新魚剛剛買回時魚缸要徹底根除水中的氯氣,如果有條件的話盡量能夠在新魚的原缸里取水回自己的魚缸,已取回1/3為比較好,以利于新魚對環(huán)境突變的不良反應。2、投餌馴食:剛引進的小龍魚苗從第2天起就要開始馴食,可用活的血蟲(先用3%食鹽、5克/升呋喃西林的水溶液浸浴15分鐘后再喂),操作時要十分細心,投喂量以20分鐘吃完為度。3、適期變料:龍魚苗10日齡內以喂活的血蟲為主,10日齡后改喂速凍血蟲,第3個月逐步過渡為蝦,第1個月每日共喂5次,第2個月為4次,第3個月為3次,第4個月為2次。龍魚至今仍保留著遠古時代的體型特征,素有“魚類活化石”之稱。
喂龍魚要注意什么?1、大型蝦一定要將蝦的尖銳處剪掉,避免傷到龍魚的胃部。2、在飼養(yǎng)魚餌的時候,要使用消毒的容器,剛買的小蝦和泥鰍,也要消毒后才可以投喂。3、每次投喂的數(shù)量,按龍魚的食量喂8分飽。4、龍魚比較愛吃的蟑螂也一定要鮮活的,因為要警惕殺蟲劑對龍魚的傷害。5、活泥鰍投喂的時候,也要先把泥鰍弄暈,過于鮮活容易碰傷龍魚。6、在幼魚階段,不要喂食全蝦,避免龍魚消化不好,造成幼魚期暴死??傊覀冊谖桂B(yǎng)龍魚的時候,盡量不要讓龍魚吃得太飽,注意區(qū)別對待龍魚各個階段的不同之處,按需喂食。比較好的龍魚在自然光照下游動時會出現(xiàn)粉螢光或紫色光。浙江艾倫瓦娜龍魚
依據(jù)龍魚的品種來鑒賞其所應具備的顏色。當然,愈亮麗愈好。浙江艾倫瓦娜龍魚
如何觀龍魚鱗片層次與底色?通常我們到水族館參觀或選購龍魚時,水族箱上總是會點著上部燈或水中燈,而燈管通常是用偏紅光譜的植物燈管。其目的除了照明,比較重要便是增強龍魚的演色性,欣賞時更加紅艷亮麗,此種情景是正常的。選購時在燈光照明下可以觀察它的游姿及其他部位特征,讓人一目了然,但是在觀察鱗片層次與鱗底色時由于直接光源照射,會使得亮鱗反射過強而模糊掉鱗片層次,鱗底色也會因紅光使得底色失真。因此選購時,如果情況許可,可以要求店家關閉此缸的照明,只由店內的光源來觀察。浙江艾倫瓦娜龍魚
上海巷美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總部位于趙巷鎮(zhèn)中步村309號艾倫瓦娜龍魚基地,是一家農業(yè)科技、漁業(yè)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fā)、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園林綠化工程,銷售食用農產品、觀賞魚、苗木、建筑裝潢材料、五金交電、日用百貨、勞防用品、飼料、飼料及添加劑、水族用品,貨物或技術進出口(國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審批的貨物和技術進出口除外),物業(yè)管理。的公司。公司自創(chuàng)立以來,投身于紅龍魚,魚缸,大型魚缸搭建服務,龍魚養(yǎng)護服務,是農業(yè)的主力軍。艾倫瓦娜始終以本分踏實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影響并帶動團隊取得成功。艾倫瓦娜始終關注農業(yè)市場,以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實現(xiàn)與客戶的成長共贏。